云南省今年将选聘20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按照中组部部署,最近云南省启动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从今年起将用5年时间选聘1.3万名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现全省每个村级组织中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今年将选聘2000名。
一、坚持公开选聘,确保大学生“村官”素质优。为确保大学生“村官”的素质,选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发布公告、宣传动员、自愿报名、统一考试、考察聘用、培训上岗的办法进行,重点把好报名推荐关、资格审查关、考试考察关,确保整个选聘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针对各州市高校毕业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的实际,建立全省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剂机制,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做好调剂工作,努力做到综合比较、好中选优。严格把握选聘条件,主要面向年龄30岁以下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和往届毕业生进行选聘。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研究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人口较少民族的高校毕业生以及自愿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优先选聘。参加教育、财政、人事、共青团等部门组织到农村基层服务、本人自愿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各州市此前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可作为选聘对象。
二、强化跟踪培养和使用,确保大学生“村官”干得好。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明确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跟踪培养和使用。一是抓好培训。以州市为单位,以“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为重点,采取请乡村干部传授经验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用一周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上岗前的教育培训。二是提供舞台。根据工作需要和大学生“村官”的特长,安排好他们的工作。是中共党员的,一般可先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可先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被大多数党员群众认可并符合相关规定的,通过推荐可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使他们尽快进入决策层。三是开展活动。尽快给大学生“村官”分任务、压担子,充分信任、热情鼓励他们放手工作、大胆创业。组织开展以“比创业实绩,做加快发展的带头人;比学用科技,做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比帮贫问苦,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做”主题实践活动,为他们发挥作用营造浓厚氛围,使他们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