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考试频道 >> 教育动态 >> 文章内容

昆明市中小学老师8月10日前全员聘用

[日期:2008-07-18]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阅读:454[字体: ]

昆明市中小学老师810日前全员聘用

  编辑:  来源:春城晚报  发布日期:2008-7-17

    昆明市7日召开的深化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会上,一场被称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公布具体时间表:所有校长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除原来已进行公开选聘,且任期未满的学校外,其他学校将在731日前完成校长公选工作;教职工实行聘用制,各学校(单位)810日前完成教职工聘用和人事代理工作。为了稳定教师队伍,目前教师的流动限定在本区范围内。

    去年已有300多名校长竞争上岗

    20056月以来,昆明将五华区、安宁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列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其他县区选择23所学校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截至去年底,全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300多名中小学校长,试点地区学校的教职工实行聘用合同制和竞聘上岗制。

    不久前公布的《昆明市关于实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聘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校长候选人由3个途径产生,个人自荐;本校10人以上或20%以上教职工联名推荐;上级主管部门推荐。校长候选人可以是本校教职工,也可以是省内外其他学校或单位在职人员。中小学校长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的名额不得少于2人。

    新任校长产生后,原校长、副校长的职务自然消失。竞聘人员除了应具备履行校长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身体条件外,还要具备在近3年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和当选后距法定退休年龄至少能任满一届的条件。通过选举产生的校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若在选举中候选人不能当选,不再另行选举,校长职位暂空,由教育主管部门指派负责人主持工作,1年以后,再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校长。教育主管部门指派的负责人可以是本校人选,也可另行指派。

    另外,《指导意见》规定,学校10人以上或10%以上教职工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校长的质询案。30%以上的教职工联名,可以向学校教代会书面提出罢免校长的要求。

    人事关系进分中心后待遇不变

    昆明深化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会上确定,810日前,各学校不仅要完成校长公选、教职工聘用工作;同时,教职工的人事关系和档案,今后将由市或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进行代理,学校(单位)只对聘任教职工实行岗位管理。今后学校需要教师要在教育分中心聘任,而教师流动也要由分中心“中转”。

    据昆明市人才中心教育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人事关系的移交意味着教职工的身份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并逐步向“社会人”过渡。而这个转变过程中,昆明市人才中心教育分中心就成为教师和学校联系的纽带、教师流动的平台。

    各学校教职工的人事关系将在学校和教育分中心签订人事代理协议之后由学校整体移交到教育分中心,移交后教职工所享受的各种待遇、福利不变。由分中心组织到农村学校支教或者应聘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城镇教师,人事关系保留在分中心,原身份不变,原工资待遇不变。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的公办学校教职工,保留公办学校教职工身份,人事关系交分中心管理。

  距退休年龄不足10年不得解聘

    学校(单位)在公开考核、竞争择优、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从分中心自主聘用,报同级人事和教育部门备案。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单位)应当优先聘用本校原在编在册教职工。待聘教职工从未聘之日起,实行两年的待聘过渡期管理,过渡期内由分中心进行管理和实施岗位培训,期间通过人才市场推荐12个上岗岗位,本人也可参加其他学校(含民办学校)空缺岗位竞聘。

    原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长期合同(聘用至退休)及未签订聘用合同但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未聘教职工,原合同原则上继续履行,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直至退休。即在2008512日前女满45岁、男满50岁的教职工,就属于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教职工。在这个时间内年龄没有达到上述条件的,就不属于这个政策范围内的教职工。

    到农村学校支教、应聘到农村学校任教、过渡期内待聘人员的工资发放等由分中心负责办理。收入分配的方向是以岗定薪,应该会执行基础工资保留,在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薪级工资中体现向一线倾斜。目前,昆明市教师队伍人均国拨工资为1800-2000元,高级教师达到2600元。

  ■ 教育界声音

    建立“名校长工作室”

    “公选校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在管理才干上,可以像‘名师工作室’那样建立‘名校长工作室’。”8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常委、粤秀中学高级教师蔡燕华谈起此次教育改革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蔡燕华告诉记者,从任命到公选,体现了有关部门对教职工的信任,是民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一线工作的老师对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心里是最有底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让教职工对未来校长的治校理念、工作目标、管理才干都有所了解。群众的信任、老师的支持,有利于公选校长在学校开展工作,这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

    针对一些优秀人才可能踏上校长这一新岗位,蔡燕华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集中培训、经验指导等活动,比如建立“名校长工作室”,让新校长尽快适应领导岗位。

  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在郊区一所中学教授历史的赵老师,她一直想回到城区学校,以方便照顾年幼的孩子。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赵老师的心情兴奋而不安。

    教师人事关系转入教育分中心后,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间的流动较为容易。赵老师咨询过西山区、五华区的几所中学,确定了两三所有意向的学校,希望有机会进入。在其中一所学校任教,就意味着一家三口将团聚在一起,结束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不便。

    但让赵老师心里没底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应当优先聘用本校原在编在册教职工。这需要她比目标学校现有老师更有“魅力”,但作为不是主要科目的历史,学校的需求欲望没有其他科目强,赵老师不清楚如何让自己优秀到可以打动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