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保持良好态势 2008-07-30 
   2008年上海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9万人,比去年增加0.6万人,在政府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按教育部规定口径统计,截至7月1日本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77%,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际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0.2万人。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如下表所示。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统计表(截至7月1日) 
 
| 学历 | 总体 | 其中:上海生源 |  
| 生源(万人) | 签约率(%) | 就业率(%) | 生源(万人) | 签约率(%) | 就业率(%) |  
| 研究生 | 2.6 | 86.2 | 88.7 | 0.6 | 86.6 | 90.1 |  
| 本科 | 7.0 | 64.6 | 75.7 | 4.4 | 60.3 | 73.4 |  
| 专科 | 5.3 | 37.8 | 72.9 | 4.6 | 38.4 | 74.0 |  
| 总计 | 14.9 | 58.7 | 77.0 | 9.6 | 51.6 | 74.8 |    备注:1、签约人数包括报到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定向委培人数、国家地方项目人数五种;2、就业人数包括签约人数外,还包括签订合同就业人数和灵活就业人数。   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人数稳步提升,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各类服务基层项目非常踊跃。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数量约2.4万人。其中,“三支一扶”计划正式录取347人,“大学生到村任职”项目正式录取189人,“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正式录取165人,在西部志愿者中有20名毕业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   目前,在各方面的关心和重点帮扶下,本市高校的398名来自地震灾区毕业生,除65人外已全部落实就业去向。   为做好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1月召开了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各项政策,部署动员政府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共同出台了《关于做好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市教委向全市高校毕业生免费赠送《08年大学生创业政策汇编》和《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做到了任务早明确,政策早公布,工作早启动。在具体工作中,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沟通、形成合力的原则,通过项目合作、课题研究、信息对接等多种方式,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市、校两级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本市各行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开展各类网上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获取准确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市教委在本市高校中开展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通过学校自查和相互交流,进一步落实了各高校就业工作的机构、经费、场地等条件的到位要求,总结展示近年来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就业督查、自查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各高校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机构队伍等内部建设,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工作创新,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在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中,办理户籍、人才类居住证和从业类居住证是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的三种途径。2008年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办理户籍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从用人单位承担重大项目和录用优秀人才的实际出发,在政策完善、制度保障、程序规范的基础上,整体工作提前,进展平稳有序,措施落实到位。审核结果于4月、6月分春秋季毕业生进行了公布,保持了校园稳定和毕业生离校工作的顺利进展。   为进一步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各项工作,上海市教委通过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firstjob.com.cn)收集和发布用人需求信息,为待就业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培训,还为西部计划服务期满的志愿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如编辑制作和向企业发送《西部计划志愿者求职自荐手册》,举办西部计划志愿者专场招聘会等。各高校也纷纷通过建立“手牵手”、“一帮一”、“就业绿色通道”、“扶手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机制,为困难大学生提供个体就业辅导,并给予重点推荐和帮扶。同时,结合今年四川大地震的实际情况,市教委及时收集灾区大学生的信息,与高校一起对来自地震灾区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重点推荐帮扶,目前,来自灾区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已落实就业去向。 (责任编辑 薛丽华) |